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世界史的結構 /

  • 點閱:21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世界史的結構》 追求經濟成長的資本主義式生活還能繼續下去嗎? 日本當代的重量級思想家、充滿實踐力的左翼理論大師 柄谷行人劃時代鉅作《世界史的結構》 解答人類社會的未來出路! ★2010年日本紀伊國屋書店人文大賞 ★金石堂書店-強力推薦書 ★中國時報-開卷選書 ★《天下雜誌》、《破報》、《字花》專訪報導 中國與印度的崛起,不一定能成為世界霸權, 卻極可能帶來世界資本主義的終結! 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充滿創見的左翼理論大師 柄谷行人備受注目的劃時代鉅作,中文版犀利問世! 世界正陷入巨大的不安與變動之中。歐債危機、金融風暴、溫室效應、資源耗竭、急速擴大的貧富差距、紛爭不斷的世界政局……預示著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末日已經逐漸逼近。 接下來,人類社會將何去何從? 柄谷行人是日本當代重要的文藝評論家、思想家、左翼理論大師、後現代批評的標竿。《世界史的結構》是柄谷行人2010年最新力作,充滿犀利創見與深度。他從東歐革命、蘇聯解體、911事件、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中國與印度的崛起……等巨變現象中,思索著世界史的演變與未來。 從2006到2009年,柄谷行人陸續在美國、加拿大、英國、中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土耳其、墨西哥等國的知名大學,以書中論點發表演說,與聽眾交流,並且在旅行途中,觀察到許多現況,正是書中的具體縮影。 柄谷行人認為,從經濟結構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演變並非根據「生產方式」,而是「交換模式」,世界史的發展,則可區分為氏族社會、國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本書的目標是以超越論的方式,闡明交換模式之間的關聯;並且以結構論的方式,說明世界史上所發生的三次「位移」。更進一步,希望透過這樣的研究,找出第四次位移──也就是朝向世界共和國移動──的著手處。這將是人類社會未來的出路。 本書特色 * 資本主義瓦解之後,人類要如何創造更自由平等的社會? *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柄谷行人最新力作,中文版隆重問世!

作者介紹 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 1941~) 日本當代思想家、文藝評論家。1960年代參加反安保運動。1969年以討論夏目漱石的〈意識與自然〉獲得第12屆群像新人文學賞。初期以文藝批評為主,1973年日本新左翼運動衰退後,重心逐漸移向理論與思想工作。近年來站在亞洲邊陲的位置,持續探討「國家」、「資本」、「國族」等概念,提出「Association」作為對抗之理念,2000年曾組織 NAM(New Associationist Movement)。重要著作有《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近代日本文學之起源》《超越的批判--康德與馬克思》、《邁向世界共和國》、《世界史的構造》等等。 作者相關著作:《倫理21》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