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制度變遷與產業發展 : 從工業到金融體制之轉型 /

  • 點閱:15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台灣的產業還有未來嗎?台彎社會的明天在哪裡?隨著中國大陸快速崛起,東南亞經濟的復甦與成長,在兩岸關係無法改善之下,台灣在區域的優勢正逐漸的喪失。具體的問題是:台灣中小協力網絡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在區域或是全球德經濟場域繼續發展?如果台灣的未來乃在於更大的區域及全球建構其協力網絡,需要經過如何的制度與組織發展上的調整?  過去五年來,我們在產業發展的資本形成,以及工業社會到金融社會的轉型,在國科會研究計畫經費支持下,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透過產業資本形成,以及台灣、香港及中國大陸金融體系發展之探討,我們開始深入思考華人資本主義的歷史問題。儘管過去古典社會學家如韋伯、馬克思及宋巴特,年鑑學派歷史大師布勞岱,及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已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做了系統的探討,但是仍然不足以回答:中國為何不能開展出現代資本主義這個巨大歷史問題?因而,在本書我們透過台灣及中國大陸產業及金融體系的研究,嘗試釐清這個歷史問題,進而提出金融社會學的研究觀點,以對於社會學的理論研究有所貢獻。作者簡介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聯經出版公司)、《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聯經出版公司)、《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聯經出版公司)及《班底與老闆》(聯經出版公司)等書。

作者簡介 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聯經出版公司)、《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聯經出版公司)、《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聯經出版公司)及《班底與老闆》(聯經出版公司)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