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鹽鐵論 : 漢代財經大辯論 /

  • 點閱:128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鹽鐵論》 《鹽鐵論》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很特別的書。它記錄了一場兩千年以前的火辣大辯論,辯論的範圍很廣,但主要內容環繞在當時漢朝政府經濟、財政措施的反省與檢討,所以我們可以說,《鹽鐵論》是一部專論政治經濟學的書。這比近代西方經濟學的起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要早一千八百年。 更難得的是,如果以近代經濟學的知識回頭來看,《鹽鐵論》中所記錄的,古代中國人對經濟社會問題的抽象思考與具體意見,也有不少可與現代經濟理論相互參證的地方。 《鹽鐵論》的價值,自古就為知識份子所肯定,將它列入學習經世濟民之道必讀的書,更公認是子書中的鉅著。然而,《鹽鐵論》對今日中國人的價值又有一層:一方面提醒我們經濟學本是環境的科學,從西方引進的知識未必完全適用,可能還要經過「民族化」的調整;另一方面則鼓勵我們,重新整理先人解決經濟問題的思考與方法,把它系統化成為中國人的經濟學。 這也正是收錄《鹽鐵論》在這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的意義與理由。 讀者在閱讀《鹽鐵論》之前,也許先了解幾個觀念頗有用處: 第一、《鹽鐵論》記錄的是針對一些政治經濟問題的正反兩面意見,但鹽鐵大辯論本身是一個歷史事件,除了語言表面所呈現的意義之外,背後還有許多複雜的基礎,像權力鬥爭、思想派系、國際局勢與社會環境,都影響了發言者表達的內容和方式。所以,《鹽鐵論》時代的歷史背景值得加深一點了解。 第二、辯論雙方所採取的立場,也許在大方向上有較對的一方,但並不意味這一方所講的話都有道理。所以,在接受任何一方的說法之前,都應該自己反省一番。 第三、《鹽鐵論》的作者桓寬,本身是一位儒家學者,他的記錄與評斷,說不定會比較偏袒屬於儒家這一邊的人。我們在心理上,可以持有這點「合理的懷疑」,不要盡信作者。 第四、有一些理論,可以解決當時的經濟問題,但必須配合當時的環境一起來了解,不能孤立地存在;同樣的,有一些理論,現在看起來很荒謬,放在當時的還境卻很有功效。 這些觀念,為我們讀《鹽鐵論》有一點幫助;而這一本改寫的《鹽鐵論》,正想把這些觀念具體化,提供讀者一些便利。 改寫的《鹽鐵論》,基本上是現代語言重述的節縮本,但我特別加進一些嘗試: 第一、增加一章歷史背景的解說,讓讀者對那個時代的輪廓有一點了解,可以試想自己就活在那個時代,就站在辯論的現場;這種揣測其境的努力,可以更清楚地穿透語言,感覺到發言者的用心。 第二、在正文中,增加假想的現場情況描寫,讓讀者對這個事件,有更親切的參與感受。 第三、把原文中對經濟問題的討論,一部分轉換成今日的經濟學用語,也許有助於比對古今思想智慧的共通發明之處。 第四、每節之後,加設「討論時間」,提供青少年朋友一些反省周圍環境的材料,一方面檢討古人之失,一方面也體會古人的了不起處。

作者介紹 詹宏志 他,閱讀很雜食。從小學四年級便因為福爾摩斯一頭栽進偵探小說的世界,不可自拔。四十多年來讀過一千多本推理原文書。他自稱是上古時期的「宅男」。 有一幕,他「躲」在會議室裡看偵探小說的畫面,至今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經典畫面。這也是對一位資深推理迷最傳神的詮釋。 1956年出生。雙魚座。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現為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對於文化趨勢、社會發展及網路產業,總是比別人觀察得深遠透徹。 曾任職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遠流出版公司、滾石唱片、中華電視台、《商業週刊》等媒體,並策畫和監製包括《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九部電影。1996年,首創城邦出版集團,為台灣出版產業帶來嶄新的經營概念。1997年,獲台灣People Magazine頒發鑽石獎章。 著作有《兩種文學心靈》、《閱讀的反叛》、《趨勢索隱》、《城市觀察》、《創意人》、《城市人》。2006年發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2008年《綠光往事》。 他的角色多元,但此刻,「自由作家」是他最珍惜的身分。 作者相關著作:《偵探研究》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