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論美 /

  • 點閱:18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論美》ON BEAUTY 生命中,什麼才算是最美的? 貝爾西家坐落於一處虛構的威靈頓大學城,藝術史學者霍華.貝爾西是個移居美國的英國人,娶了個非洲裔美國女人琪琪,育有三個混種子女。儘管他們一家人外表看起來和睦,得天獨厚,但每一個人都迫切地追求一己的生命議題。長子傑羅姆自外於世俗和自由派的家庭環境,傾向和基督教對話連結,並且受到保守主義的吸引。唯一的女兒佐拉積極依循父親的道路,就讀威靈頓大學,儘管有顆不安的心,她努力裝作世故而成熟。老么列維渴望真正的黑人族群自豪感,全神投入一種掩蓋自身階級地位的反文化認同。 小說以瓦解貝爾西家田園牧歌生活的一連串意外事件次第開展。一開始是長子傑羅姆迷戀上霍華的死對頭蒙提.吉普斯的女兒維多利亞;之後吉普斯一家還從倫敦搬到威靈頓。然而,卡琳和琪琪這兩位母親作為固執男人的妻子和美的愛好者卻建立起交情,此一交情撼動了雙方家庭互不信任的平衡。更多節外生枝的風波接踵而來:霍華和琪琪的婚姻陷入危機;一個教養良好的年輕說唱藝術家闖入威靈頓的世界和佐拉的生活;新近從海地湧至的移民改變了列維;蒙提.吉普斯和霍華在威靈頓短兵相接,危及霍華得來不易的地位。經由這一連串衝突,史密斯深思謊言的衝擊,無償之愛的恥辱,以及頭腦意志和身體慾望的交戰,引發貝爾西家的每個成員對於過去所抱持之家庭、種族和道德等預設的質疑。 在這一本既大膽、風趣又精準、洞察入微的小說當中,史密斯揮灑令人讚嘆的描繪功力,勾勒出美國一戶中產階級家庭的圖像。《論美》深刻探討了人類的熱望和失敗,拼湊出一幅婚姻掙扎的感知寫照,更將心比心地描述了青少年的艱難處境,並且在政治和文化的沉重分野下以局外人的清明目光探查美國的文化生活。霍華和琪琪的婚姻會維繫下去嗎?霍華和蒙提的世仇可有辦法解決?貝爾西家的孩子誰能夠找到真正持久的認同,誰又會跌跌撞撞落得傷心收場?誰能找到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從家庭、國族、抽象理論,或者宗教那裡尋得?這是莎娣.史密斯對美的闡述,探索誰擁有和誰渴求它,誰信奉和誰否定它,誰剝削利用和誰被它所摧毀。透過一本既好看又睿智的小說,史密斯肯定是她那個世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作者介紹 莎娣.史密斯 Zadie Smith 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北倫敦,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牙買加人。她就讀劍橋大學英文系,一九九七年畢業。 她備受讚譽的第一本小說《白牙》(二○○○)是一幅現代倫敦多元文化的生動寫照,闡述三個不同族裔家庭的故事。該書獲得好幾個獎項,包括《衛報》首作獎,惠布瑞特首作獎和不列顛國協作家新作獎等。同時也奪得艾瑪獎的最佳小說和最佳女新人獎,進入《週日郵報》青年作家獎和柑橘獎以及作家協會小說首作獎的決選名單。這本書讓她從藉藉無名之士一躍而為眾所矚目的文壇新星,不少評論家將之譽為年輕世代的魯西迪(Salman Rushdie)或者庫雷西(Hanif Kureishi)。 莎娣.史密斯的第二本小說《簽名買賣人》是一個關於失落、執迷和聲名本質的故事。在書中,她以戲謔的方式檢視聲名的虛浮與不可靠。同時,她也透過鮮活的言詞,將好萊塢電影元素融入書中人物的日常對話,顯示出與她同一世代的人,在生活中,如何受到好萊塢的影響。該書贏得二○○三年《猶太季刊》文學獎,同年亦被英國權威文學雜誌Granta選為二十位年輕世代最佳作家之一。 二○○五年,她的第三本作品《論美》入圍英國曼布克文學獎決選,並在二○○六年獲得柑橘獎。莎娣.史密斯,絕對是這個世紀值得期待的重要作家。 作者相關著作:《機巧的感覺-莎娣.史密斯論寫作及其他》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