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莊子. 外篇 /

  • 點閱:25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莊子(外篇)》 《莊子》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無論在思想史或文學史上,均有極重要的地位。 《老子》與《莊子》並列為道家思想的導師,無為和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是其相同處,所不同者,《老子》由理以入道,《莊子》從心以適道。 《莊子》文字精煉,善以寓言妙喻哲理,如「庖丁解牛」、「朝三暮四」、「得魚忘荃」等,皆是充滿智慧的佳構。《莊子》汪洋宏肆,意境深遠,使人讀後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 外篇與雜篇發揮老子與莊子內篇理論之作,應出於莊子門人之手,時代較內篇為晚。 與內篇不同的是,此篇多用直接論述的方式來闡述義理。

作者介紹 莊子 名周,字子休,戰國早期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生卒年代約為周威烈王七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西元前三六九年至西元前二八六年)。 莊周目光敏銳,博學綜覽,深通各家學說,他不喜名利,只願潛心做學問,楚莊王曾派遣使者重金禮聘其為相,卻遭到拒絕。 莊周曾為漆園吏,但不久即辭去,《史記》言其「寧遊戲污瀆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