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瑜伽士的寶劍 = The sword of the Yogi : 戒律的法教 /

  • 點閱:14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瑜伽士的寶劍》 佛陀遺教─「以戒為師」 二千六百年前,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拘尸那城的娑羅雙樹下涅槃,佛陀圓寂前,侍者阿難尊者把握最後的機會向佛陀請法,佛陀則在此最後教示中,留下了「以戒為師」著名的四字箴言,作為給世人最後的法旨。 列舉因果實例,警惕世人的現代啟示錄─《瑜伽士的寶劍》 因此,在佛教中視「戒律」為佛陀的法身,「守戒」也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蓮生活佛盧勝彥第二一四冊文集《瑜伽士的寶劍》,正是一本探討「戒律」的作品,與其它探討戒律書籍最大的不同是,本書的創作緣起源自「白空行母」不忍見眾生因「犯戒造惡」而墮落至三惡道受苦,於是現身拋下一本《極機密下三惡道名冊》,而蓮生活佛即是依據此書,列舉「因」、「果」實例,成了這本警惕世人的現代啟示錄─《瑜伽士的寶劍》。 密教祖師蓮華生大士:「持戒就是滅除煩惱。」 其實,戒律不是束之高閣的口號,或只是教徒的專利,密教祖師蓮華生大士曾說:「持戒就是滅除煩惱。」在本書中,有的人被兒女所困、被可愛女人所困、被名牌所困、被貪愛所困,事實上,大多數生活忙亂的現代人,往往覺得愈來愈難找到內心的平靜,來擁抱每一天,而這些綁住我們、困住我們的,往往正是煩惱的根源。我們守「外持戒」,不論是五戒、八戒、 沙彌戒、菩薩戒或出家戒等,均是在幫助我們遠離惡緣,然而最終的「內持戒」,是找到調和內心的寧靜,不起一切煩惱。 守戒之力,無遠弗屆,捨棄不當的惡行,就是對治煩惱的法門! ~蓮生活佛盧勝彥 真正通往快樂、自在生活的不二法門~ 蓮生活佛說:「瑜伽士的寶劍,是守護誓戒的。而日常的生活其實就是修行,日常生活也是在誓戒中。」戒律放在日常生活中,也等於是時時在提醒我們生活中有端正合宜的行為,不論用在自己身上或教育下一代,都是在無形中端正、提升品德。而且最重要的,倘若每個人內心有依止、行為有準則,走在正規正法的道路上,相信也就能自自然然遠離煩惱,找到真正通往快樂、自在生活的不二法門!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