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隱士 :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 點閱:1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之五》陶淵明

陶淵明——愛在桃花源



  東晉的時候有一位先生,當時的人都不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也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的人,只是因為他院子裡有五棵柳樹,於是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這個五柳先生是一個安靜的人,喜歡讀書,但不求甚解,讀到高興的時候竟然忘了吃飯。


  他一生嗜酒如命,但家裡很窮常常買不起酒喝,於是他的朋友一有機會就請他喝酒,他從來不拒絕,每一次都大醉而歸。他住在破爛的屋子裡,屋子裡除了一張床和一張桌子之外什麼都沒有,他穿的衣服沒有一處是不打補丁的,平時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可是他卻說他過得很快樂。一有空就寫詩作文,藉此抒發自己的志向。


  他的志向是什麼呢?他的志向就是不為貧窮的處境而憂心忡忡,不為浮華的富貴到處奔波,只願有一個好的身體,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和家人平平淡淡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現在的人都知道,這個五柳先生就是我們的陶淵明先生。



本書特色




■隱士,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在很多人看來,古代隱士是消極避世的,認為他們的生活缺少快樂。其實,隱士不但不是消極避世,反而對人生有積極的態度。他們也許沒有山珍海味,也許沒有綾羅綢緞,但是他們有青山綠水,有粗茶淡飯,他們有一顆恬淡的心,他們過著知足的生活。


  緊張忙碌是現代人生活的特徵,徬徨迷惘是現代人共同的困擾。隱士尋覓生命真諦的探索之旅,為我們提供一條道路,找回心中潛藏已久的那份寧靜。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能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生活方式,這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和諧與美滿嗎?這種和諧與美滿難道不是積極的嗎?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如果一個人在深山林野裡歸隱,不過是小隱;於鬧集市場裡歸隱,是中隱;在官場朝廷裡歸隱,卻能夠守節不移,才是大隱。與物同化,就算是做官的俗務,也無法減損心靈的自由,也無法減損精神的逍遙。透過閱讀本書,讓我們一起嚮往與懷念中國特殊的「隱士」文化的歷史蹤跡。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不管你承不承認,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隱士情結,但是迫於現實的壓力,我們沒有勇氣像古代隱士那樣拋棄現有的一切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心靈的隱士,做一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處於多麼卑微的境地,無論多麼窮困,都可以生活得開心而知足的人。



■一本充滿活潑、張力、風趣,飽含作者感情的通俗歷史讀物!



  請注意,這不是一本討論隱士文化的學究書。本書與時下眾多歷史類書籍最大的區別是,本書不僅向我們傳遞豐富的歷史知識,展現古代隱士這一特殊群體鮮為人知的生活細節,還讓我們在充滿快感、輕鬆的閱讀中,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慰藉。


  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像隱士那樣逍遙,他們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每個人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才會感到快樂。


  隱士離我們並不遙遠,人人都可以做一個心靈隱士。



納蘭秋



  男,自由作家,一個特立獨行的思考者,一個沉溺詩書墨香的流浪客,執著於理想,熱衷於行走,不埋沒於世俗。曾經出版長篇小說《愛在憂傷的日子》、《江湖.淚》,文集《古今格言的另類解說》、《心靈島》、《像他們一樣生活》。2006年開始沉迷於歷史,但是不求甚解,先後出版歷史隨筆《正在消逝的歷史》、《正在消逝的地理》、《最恨生在帝王家》、《讀史讀到傷心處》《詩人的眼淚》、《隱士大風流》,實屬雕蟲小技,一家之言,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