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哲學家的最後一堂課 = Philosohpy of life : 人生要學會面對的50堂課 /

  • 點閱:17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有個哲學家帶領一群學生去漫遊世界,幾年之間,他們遊歷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很多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滿腹經綸。


  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說:「經過這些年的遊歷,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來上最後一堂課吧!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學生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各自提出最後的一個問題。


  等學生們都發問完之後,換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


  學生們說:「現在我們坐在曠野裡。」


  哲學家又問:「曠野裡長著什麼?」


  學生們說:「曠野裡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裡長滿了雜草,但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


  學生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學生首先開口,說:「老師,只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學生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學生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學生,他說:「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學生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裡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學生們圍著谷地坐下,等待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


  若干年後,哲學家去世了。學生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私自在最後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裡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


  試想那些學生們的人生如果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學富五車又有多少意義呢?


  幸福不是你要到達的一個車站,而是一種旅行的方式。


  只有當大海悲傷時,他才留下燦爛的珍珠。愛的葉子不選擇它落下的草地。


  生活就像洋蔥頭:你只能一層一層地把它剝開,有時你還得流淚。



本書特色



  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總有失意與困惑的時候。


  也許是事業的挫折、家庭的紛爭、人際關係的衝突等,有時並非是自己可以控制或願意的,但既然不幸的事已經發生,埋怨也無濟於事。


  人最糟糕的不是發生困難,而是用駝鳥的心態去逃避,以為把眼睛遮住了,所有的問題就不見了。


  其實,麻煩的本身並不麻煩,最重要是找出解決的方法,當然外界的幫助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自我解救。


  美國激勵大師拿破崙.希爾說:「我們怎麼對待生活,生活就怎麼對待我們。」


  快樂與痛苦的生活都是自找的,如果你不想自找苦吃,就應該給自己創造好心情,讓天天都是星期天。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