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經濟學了沒 : 熊秉元帶你解讀社會百態 /

  • 點閱:19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經濟學了沒》 人生苦短,當思人為財死有何邏輯可言?悲劇是無解的嗎?往日情懷可以重建嗎? 社會失衡,當問犧牲誰比較好?誰該承擔歧視的重擔?公平正義的刻度? 政治紛擾,當知如果多數人都是輸家時怎麼辦?國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80篇文章,80件大小事,在經濟學家眼裡蘊涵無限經濟玄機。 華文世界著名經濟學者熊秉元,他的兩篇散文被收錄在台灣高中課文, 藉著各種極盡巧思的經濟學比擬,他將帶你深刻體認生命與社會意義。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我開始成為專業的經濟學者;課堂之外,其他場合不知碰過多少男女老少,一旦知道我的身分,絕大部分是報以複雜的眼神:帶點客氣、調侃和同情!一般人忍受經濟學者,但是希望保持距離。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學家似乎有一種通病:他們太喜歡自己的學科,所以有點唯經濟學論──一切套用經濟分析,幾乎令人氣結。 例子之一:坐計程車到了目的地,正在掏錢時,計時器跳了一下,司機要多收五塊錢,雙方理論時,司機指手劃腳,車子往前移動幾公分,距離的碼錶又跳了一下,變成要多收十元!雖然只有區區十塊錢,可是有許多人會肝火上升,和司機理論半天,粗言粗語。然而,生活裡有多少場合,一擲千金而不皺眉吝色;區區十塊錢,買個饅頭都不夠,由錢的角度著眼,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因此,經濟學強調成本效益,顯然說不過去──為了小小的十塊錢,何必義憤填膺和大動肝火?對於這種合情合理的質疑,經濟學者當然應該有所因應。而且,除了自圓其說之外,最好還有些智識上的興味。 這本書的內容,是由八十篇短文所集成;短文分成四部分,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標示:春夏秋冬,是一種方式;起承轉合,是另外一種;還有,生老病死,也是一種可能。 無論是哪一種符號,其實都隱含兩個層次上的意義:一個層次,是關於表面的社會現象;另一個較高的層次,是如何來解讀和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因此,讀者在看這些短文時,不妨提醒自己:對於這些故事(社會現象),作者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對於這些材料,自己又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除了直覺上的價值判斷之外,最好有意識的問一下「為什麼」?

作者介紹 熊秉元   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上課採取蘇格拉底問答式教學,啟發思維,深獲好評;並受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等學府,擔任課程講座。   熊秉元不僅是知名經濟學者,也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在華文經濟散文界,   與著名的經濟學者張五常並稱「巨俠」及「頂俠」;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其作品為「熊氏散文」。   曾出版《尋找心中那把尺》、《熊秉元漫步法律》、《熊秉元漫步經濟》、《燈塔的故事》、《大家都站著》、《走進經濟學》、《熊秉元法律經濟學開講》等書。其中:   第一本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獲選1993年金鼎獎推薦著作   《熊秉元漫步法律》獲2003年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   2006年起在《印刻生活雜誌》連載的「經濟學的故事」,也入圍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   2005年,大陸經濟類報刊編輯評選熊秉元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經濟學者之一。 作者相關著作:《吃魚的方法:熊秉元笑談經濟》、《熊秉元漫步法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