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啊!日本 : 平成年間的巨變與羈絆 /

  • 點閱:20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啊!日本:平成年間的巨變與羈絆》 我們站在歷史上很重要的轉折點。 總有一天,人們會回顧當時我們是如何行動的。 從台灣看日本,最貼近也最生動的東洋政治學 黯然下台的前首相菅直人為何重回街頭,變身反核傳教士? 一場一場的反核訴求遊行,「週末革命家」的世代已然開啟! 失去任意門的日本企業,又是如何向中國「借東風」? 等了三十年的「台灣」身分改正,透露出什麼訊息? 村上春樹十七年前寫的「黑色魔幻」,竟是現世的預言? 偶像團體AKB48竟成為提振日本經濟的救星!? 張瑞昌總結近三年來日本「第三次開國-東日本大地震」前後的困境,剖析其中的政局、民情與社會脈動,二?一?年開啟平成維新,二?一一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二?一二年爆發釣魚台爭議及中國各地反日示威,三年來的東瀛政局紛擾不斷、經濟持續低迷,對日本這個國家及國民而言,無論是外在形勢或內部處境,刻正都面臨狂風暴雨般的強烈襲擊。尤其是三一一福島核災的慘痛教訓,很可能促使日本走向非核家園,進而成為決定大和民族今後二十年命運的分水嶺。 扛著改革使命登場的前首相菅直人在批評聲中落寞下台;繼任的野田佳彥自比泥鰍,亦身陷反核、TPP與東海主權爭議,他是否能滑過三黨環伺的政局泥沼?作者從築地市場的叫賣聲探看日本經濟消長,從災區的鯉魚旗體會人心的緊密羈絆,從日本退休記者的憂心思考台灣的未來——日本人愛看三國,是因為必須學習在大國之間求生存,然而,誰是台灣的諸葛亮,而我們的「隆中對」又在哪?

作者介紹 張瑞昌 一九六五年生,台中人。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畢業。 習慣文字思考,媒體工作經驗已逾二十年,現職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喜歡棒球、NBA,愛看日劇、電影、推理小說,還有單車、漫步、旅行。 二○○四年秋天,應邀擔任朝日新聞客座研究員,從此展開一場不悔的知日探索……。 著有《現代龍馬何處尋——寫在日本第三次開國前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