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花瓷的故事 /

  • 點閱:146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青花瓷的故事》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 如果沒有瓷的誕生,英國就不可能出現下午茶文化。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 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產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豔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出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江戶、馬尼拉、巴達維亞、德里、伊斯法罕、開羅、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地,特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產線足足早了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出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向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別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歷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且看《青花瓷的故事》,一探中國青花瓷如何發揮驚人的寰宇影響力,以關鍵樞鈕的角色帶動整個世界體系運轉,雄霸世界一千年!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合「生產、分配、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歷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送很大!買書就送你看價值連城的青花瓷!? 活動日期 即日起至民國100年12月15日 活動辦法 將書腰折口截角連同姓名、電話、email、地址寄回「104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5樓貓頭鷹出版社收」即有機會抽中故宮博物院門票〈價值160元,限量45名〉,一睹青花瓷的迷人風采 貓頭鷹出版社將於民國100年12月19日抽出45名幸運兒,並將名單公布於貓頭鷹文學部落格,獎項將於當月月底前寄出,活動內容如有變更,以貓頭鷹文學部落格更新為準。 ※本活動僅限台灣地區,貓頭鷹出版社保留更換贈品之權利

作者介紹 羅伯特.芬雷 (Robert Finlay) 美國阿肯色大學歷史教授,著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政治》、《圍困中的威尼斯:一四九四至一五三四年間義大利戰爭期的政治與外交》 譯者介紹 鄭明萱 文學、文史、文物翻譯人。著有《多向文本》,主要譯作包括中譯《極端的年代》、《少年時》、《費城奇蹟》、《哥倫布大交換》、《到葉門釣鮭魚》、《數學天方夜譚》,以及英譯《故宮勝概新編》、《匠心與仙工——故宮明清雕刻》、《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等多種。並以《從黎明到衰頹》榮獲金鼎獎首位最佳翻譯人獎。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