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人類發展學 /

  • 點閱:27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CH 1人類發展學緒論Beginnings: An Introduction to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美麗新世界



  這是一個很典型、精心設計過的生日宴會,有踩著高蹺的小丑、獵鷹的表演,藝術家的刺青彩繪,還有充氣式的城堡,讓與會的小朋友可以在裡面玩。上千位客人齊聚在英國鄉間這詹姆斯一世時期的莊園,在修剪整齊的草地上走動;而參加這個慶典的成員,有遠從冰島、挪威、中東、和美國來的,裡面有好幾對是雙胞胎,甚至是三胞胎,還有四胞胎。


  在喧囂之中,所有人聚在一起為一位25歲的女性高唱生日快樂歌,她穿著一套米黃色的套裝,頭髮綁成一個馬尾;她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Louise Brown。她害羞地吹熄了蠟燭,並且切開鋪有白色奶油的巧克力蛋糕。在場的數百位客人也都是人工受孕兒;而他們只是1978年以來,150萬位人工受孕寶寶中的一小部分(Rohm, 2003, p. 157)。



學習指引



  Louise Brown的受孕也許是一個創新;不過她從嬰兒期到這次生日的發展,卻是遵循著一種可預期的模式。當然,人類的發展也因人而異:有些人會遇到經濟上的困境;有些人會居住在戰火荼毒的家園;有些人甚至需要與基因、性格、或是家庭方面的問題搏鬥,如:離婚,或者是有繼父母等。但即使如此,這位25歲的試管嬰兒,她的發展主要過程,還是跟我們都非常相似的。Shaquille O’Neal(編按:美國職籃熱火隊球員,並身兼歌手與演員)跟英國女王,都一樣要經歷所謂的人類發展過程。


  Louise在研究室的受孕成功,只是21世紀之美麗新世界當中的事件之一。其他議題,從複製人、到貧窮所產生的後果、到愛滋病的預防,都在人類發展上帶來了一些重要考量,使人類發展深受影響。而在這些問題之下,有一些更基礎的議題需要被關心,例如:我們的身體是如何發展的?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在一生中是如何成長與蛻變?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格特質和社會關係,在一生中又是如何發展的?


  這些數不清的問題,我們在這本書中都會提到,這也是人類發展學這個領域的核心議題。在這個領域中,人類發展學所關心的,不是只有從出生到死亡整段時間中的演變,而是還包含更廣大的範圍。比方說對於Louise的故事,不同的人類發展學家也許會對不同的切入點產生興趣,例如:


  .研究「行為如何受到生物因素影響」的人類發展學家:Louise在出生前的身體功能,是否會因為在子宮外成長而有所影響?


  .研究「基因」的人類發展學家:Louise父母的基因如何影響到她日後的行為?


  .研究「思想如何隨生命過程改變」的人類發展學家:Louise對於自己認知本質的了解,會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研究「生理成長」的人類發展學家:Louise的成長速度會不會跟其他一般正常受孕的小孩有所不同?


  .研究「社會關係」的人類發展學家:Louise如何跟其他人互動,並且建立人際關係?


  雖然這些學者的觀點非常不同,但是,他們所關心的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去了解生命過程中種種的成長與轉變。人類發展學家從不同觀點切入,研究我們如何從父母繼承生物因子,以及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如何影響行為。


  有些人類發展學家著重的是在探討與解釋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外觀與人格特質,即我們的行為和與他人的關係從小到大之一致性。他們試圖去探索人類潛在或外在的行為中,有多少是來自遺傳,或被遺傳所侷限的。而另外一批人類發展學家則是試圖去探索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他們研究早期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程度,以及現在的環境又對行為的微觀與巨觀方面有何影響。


  專注於遺傳或者是環境影響因素的專家都體認到,單就遺傳或者是環境單獨一面,都無法說明人類發展或改變的全貌。事實上,我們對人類發展的理解,一定要同時考慮到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如此才能夠從不同的觀點去掌握到隱藏在人類行為背後的因素。


  在本章當中,我們對人類發展學的範疇會有個大致的了解。我們從原則的概述開始,並且闡述其所涵蓋的多種主題及所有年齡層。我們也概觀主要的議題以及人類發展學家的各家觀點。最後我們會討論到人類發展學用來發問和回答問題的研究方法。


讀完本章後,你將能回答下列問題:

*何謂人類發展;以及哪些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影響因素?

*在人類發展學的範疇中,有哪些重要議題?

*人類發展學的理論觀點有哪些?

*理論和假說在研究人類發展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人類發展學的研究是如何被設計與執行的?


人類發展概論An Orientation to Lifespan Development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何嬰兒可以用那小小而形狀完美的手,緊緊握住你的手指頭?或者你會不會感到驚異,為什麼還沒有上學的小朋友,可以有條不紊的畫出一幅圖畫?還是說為什麼一個青少年可以決定邀請誰來參加派對或宴會;或者是經過倫理考慮,決定是否從網路上下載某個音樂檔?又或者為何一個中年政治家,可以藉由記憶進行一段長篇的絕佳演講?又或者為什麼一個80歲的老爺爺,會跟他40幾歲的兒子長得那麼相像?


  如果你曾經好奇過上述的這些情形,那麼你就跟人類發展學家問著一樣的問題了。人類發展(lifespan development)是對人的一生中,成長的形式及改變,還有行為的穩定性之研究領域。雖然此定義很直接,但是它的簡單性可能導致誤解。為了了解「發展」到底是什麼,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探討其定義所隱含的諸多部分。


  在研究有關成長、改變跟穩定度的議題上面,人類發展學以「科學方法」來進行。就像其他科學領域一樣,人類發展學者以科學的研究方法測試有關發展過程與本質的假說。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學者如何建立人類發展相關理論,他們應用科學方法與技巧,系統性地驗證他們所提出的假說的正確性。


  人類發展學著重於研究「人類」的發展過程,雖然有些發展學家也研究非人類物種的發展過程,不過大部分的發展議題均是探討人類的成長與改變。有些學者試圖去了解發展的一般性原則;但是有另外一批的學者專注於了解有關於文化、種族等因素如何影響發展過程;另外還有一些學者致力於了解個體的個別性差異,試圖去探討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個別特質。無論是何種觀點的探索,大部分的發展學家均認為發展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橫跨整個生命。


  發展學家們除重視人類改變及成長的方式之外,他們也考慮到「穩定性」。除了探索在什麼方面,以及什麼樣的階段,人們會展現改變與成長;他們也會探索什麼時候他們的行為會顯示與過去一樣的行為,即一種持續性跟穩定性。


  最後發展學家假設,人類發展的過程是持續在每個人生命的每一個部分:由人類受孕的那一刻開始,一直持續到死亡;在某一部分人類是持續的成長與改變,然而在某一些層面,他們的行為卻是維持穩定的。同時,發展學家也相信,沒有某一個特殊的或短期的生命時期會代表人類發展歷程的全部;反倒是每一個生命的階段,都可能在能力上增長或退化,而且個體在整個生命週期中都維持著實質成長與改變。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