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不公平的市場 : 如何解決市場經濟中的不平等 /

  • 點閱:40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市場上的贏家,有時候「為富不仁」、「吃相難看」;而市場上的輸家,常常高喊「這不公平!」難道,市場機制就一定會這樣嗎?如何解決這種矛盾?


  敏銳的讀者會發現,在討論經濟問題時,最常出現的意見衝突往往來自於:我們要追求經濟效率、還是要人人平等?這問題就跟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一樣,往往是人性衝突與社會衝突的焦點。這本小書就是要談這個問題。


  本書根據作者在1974年4月,於哈佛大學的戈德金(Godkin)講座的演講內容修改、擴充而成。作者說:我們的民主制度強調人人平等,然而在經濟制度上,我們的所得又是由市場來決定,結果政治的民主原則和經濟的資本主義原則產生了衝突。


  特別是市場上的贏家,很容易用金錢取得更多優勢,製造出更多的機會不均;而市場上的輸家,時常落入貧窮深淵,又和「人性尊嚴」的民主價值產生矛盾。


  然而,為降低不平等所採行的政策措施,極可能會斲傷經濟效率,因此,平等與效率之間的衝突,是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取捨問題。


  市場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它的角色必須受到約束。市場可以做好很多事情——市場可以約束官僚的力量;有效引導商業活動、鼓勵創新,並保護每個人表達意見的自由。


  但是,有很多權利和權力都不應該是金錢可以左右的,其他的價值也必須受到保護,以避免金錢變成絕對的衡量標準。


  台灣正面臨經濟成長的關卡,政府過度干預經濟、官商勾結、社會公義不彰、貧富差距擴大的關鍵時刻,這本書值得所有關心社會平等、政府政策、人民福祉與經濟發展的人悉心思考。


  我們需要在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



專業好評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系列的演講將成為大家在討論「平等」問題時的基本教材。──Irving Kristol,美國知名政論家


  這本書是經典中的精品, 值得細細品味、再三琢磨。── 熊秉元?台大經濟系教授



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



  他畢業自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在耶魯大學任教;自1969年至1980年辭世為止,一直都是美國重要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的資深研究員,也曾在尼克森政府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擔任資深經濟學家、委員及主席。



  他一生最主要的研究主題是:失業與通膨之間的權衡問題。除了本書,作者還著有《繁榮的政治經濟學》(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rosperity),並與George L. Perry合力創辦了《布魯金斯經濟活動報告》(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譯者簡介






許晉福



  政大會計系畢業,現專事翻譯。譯有《人性探索家馬斯洛》、《贏在談判》、《Zero─零式管理》、《運作健全的社會》等書。




台大經濟系教授 熊秉元 強力推薦

台灣正面臨經濟成長的關卡,政府過度干預經濟、官商勾結、社會公義不彰、貧富差距擴大的關鍵時刻,這本書值得所有關心社會平等、政府政策、人民福祉與經濟發展的人悉心思考。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