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魯賓遜漂流記 /

  • 點閱:23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書。不同年紀、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都會興味盎然地沉醉其中,各有所得。


  年輕的讀者,不用說,自然會被書中飄洋過海、遭遇海難、陷身荒島曲折離奇的情節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著有朝一日自己也離家出走,在大海的驚濤駭浪中闖蕩的美夢。


  但是,在學識淵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眼中,此書像一座蘊藏豐富的礦床,展示著種種社會學的、經濟學的和文學的資源。譬如說,傑出的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贊揚本書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決問題和通進實踐來學習的經典」,馬克思就採用書中的情節來闡明他的經濟學理論;以《尤利西斯》一書名滿全球的愛爾蘭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稱魯賓遜為「英國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發現了「大英帝國殖民開拓者的真正原型……」,還說「魯賓遜身上完整地體現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品質:男子漢的獨立精神,無意識的殘酷,緩慢而有效的智力,講究實際,頭腦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沈默寡言」。


  至於在文學領域裡,《魯賓遜漂流記》一書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學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編為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它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迄今波瀾滾滾,綿綿不?。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一六六○年生於倫敦,在家中排行第三。由於家境不富裕,笛福只有中學學歷,但卻練就一手流利的文筆,他熟讀《聖經》,受《聖經》強烈的影響。這種影響在《魯賓遜漂流記》中也有所反映。



  笛福是個擁有充沛精力的人,一生發表了五百多篇文章。從一七○四年到一七一三年這九年裡,他獨立主持了期刊《評論》,刊物上的文章幾乎全出自他一人之手。那些文章影響了後來的報刊文章。



  一七一九年,笛福開始寫小說,根據蘇格蘭水手西爾考克及一些人的回憶錄,寫成了《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這部小說也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名聲。



  如吳爾芙(Virginia Woolf)所言,笛福確實是「塑造了小說,並將之發揚光大。」喬依斯(James Joyce)則說:「笛福是第一個不模仿、改寫外國作品的英國作家。他創作不因襲前人,賦予筆下人物真正的民族精神。他自創的文藝風格大概是前無古人,首開先河。」幽默、好開玩笑。有人認為他的文筆尖銳,充滿冷酷的譏諷,而稱他為英國最偉大的諷刺作家,此種喜歡嘲謔的性格表現在其作品中,就成為了充滿機智、發人深省的寓言。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