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紅日西山 : 明、清 /

  • 點閱:16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中國的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在明清時期已漸趨衰落:明朝廠衛制度的確立、清朝軍機處的建立和文字獄的興起,表明了這一時期的中央集權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明朝中後期江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出現,則使中國自古以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面臨著一定的衝擊。  封建統治者對人們思想上的壓制,一方面把一部份學者逼進了故紙堆,他們雖身處逆境,但仍治學不輟,結出了清朝獨自的學術成果──考據學;另一方面,高度的中央集權也促使一部份知識份子更多地思考現實問題,從而萌發了帶有民主色彩的啟蒙思想,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思想家李贄、清初三儒──黃宗羲、顧炎武、黃宗羲和小說家施耐庵、蒲松齡、曹雪芹。  明清時期社會出現的重大變革,也使這一時期的科學技術出現了新的形勢,集中國古代科學之大成的著述《本草綱目》、《天公開物》、《農政全書》接連問世,更出現了《徐霞客遊記》這樣的地貌學與溶岩學方面的科學著作。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