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易經詳解與應用 /

  • 點閱:22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易經-詳解與應用》 易經》是草創於西周初,而著成於西周末的一本占筮書。它包括六十四卦卦爻辭,除了用於占筮外,也反映和表達了豐富的社會人生哲理、歷史經驗、政治觀念和生活智慧。它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更被稱為「群經之首」。 市面上關於《易經》與「易學」的著作繁多,惟本書卻在考證《易經》寫定年代的基礎上,運用當時的音韻、語法、義理、象數、考證、占筮多元結合的方式,並利用近年出土材料,對其卦爻辭重新進行標點、釋義,糾正了不少前人斷句、解讀之訛誤。 作者認為古今各種《周易》讀本,往往因為未明韻讀,不依韻位而隨意斷句,影響了對文義的正確理解。此外,《易經》常用詩歌句法,而詩歌句法與一般散文句法時有不同,例如《乾》卦爻辭之「潛龍」,「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見群龍」等,其實均是主謂倒裝句,應譯作:龍潛伏著,龍出現(在田野),龍飛(到天上),龍高飛遠舉,群龍一起出現等等,而非過去譯本多作潛伏的龍,亢進的龍或處在極高處的龍,看見許多龍或發現群龍等。 而《易經》的義理與象數是分不開的,尤其是當義理訓釋兩說或數說皆通時,就需靠象數幫忙判定去取,最好加上筮例參證,例如書中引用關於2000年美國大選中,布殊對戈爾一役的一次占筮,以生動地讓讀者理解原文。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