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貨殖列傳經濟學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

  • 點閱:14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關於商業經營與投資致富,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就已給出了答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人趨利享樂的本能


  原文: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譯文:天下人一天到晚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無非就是為了利。國君、侯爵、官吏這些有錢的都害怕貧窮,更別說本來就沒什麼錢的小老百姓了。


  闡釋:追逐利益,是人類強烈的欲望,是天性,是本能,只要是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那麼就一定會參與到各種商業活動中。「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為了生存,就一定要去追逐利益,作為政府或企業的決策者,也要從這一點上去引導自己這個群體的發展走向。民眾富裕了,國家才會強盛;職員不用為了衣食住行憂愁,才會安心地去努力工作,是以,追求利益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是值得鼓勵的。


  幾千年前的太史公給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物質生活的享受和提高是人們所普遍要求的,是客觀必然的。他從肯定財產私有出發,指出人的性情在於求富,追逐物質滿足是由人的本性所決定的。士農工商,不管是商人、農民還是將軍、宰相,大家愛財的本性都一樣。他承認人們首先要有「吃喝住穿」這一基本事實,同時他認為人們自發的營利活動是合乎規律的社會準則,重視社會生產活動,肯定了透過正當合法的途徑來謀取個人利益的正確性,把社會經濟活動看成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


好「利」乃人之天性


  「利」往小的說是「財」的代言,往大的說就是滿足人們各種的需求。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生理上的需要排在所有需要之前位列第一,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依次下來是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不能否認,連滿足最低層需求都離不開財。正是這些由低到高的需求,決定了人趨利的本性。



本書特色




■ 本書以創新的觀點,賦予《史記.貨殖列傳》嶄新的時代意義!



  本書對《史記.貨殖列傳》進行重新解讀,對中國古代的商業思想,進行有系統的整理,並且融入現代的理財觀念,就是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不僅可以深刻的體會到古人的經商智慧,同時也可以釐清自己對於金錢的觀念,學會如何有效的利用資源,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 透過豐富的案例與故事,就是要告訴讀者:「發財有理」!



  《貨殖列傳》是《史記》中的一篇經濟史傳,它之所以得到後世的推崇,是因為它提出一個核心的價值觀念:發財有理!本書在案例方面,既對《史記.貨殖列傳》中的商業故事,進行一定的歸納和整理,同時為了加強文章的趣味性和說服力,也加入一些可以印證其中觀點的商業案例。透過此書,讀者一定可以從中獲得全新的概念與啟發。



■ 完整的原文,完整的譯文,讓讀者重新認識兩千年前的經商藝術!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用大量的篇幅來記述當時的經濟情況。其中不僅記錄當時富商大賈的事蹟,而且還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明確的告訴大家:想要發財,就應該怎麼做。兩千年之後,《史記.貨殖列傳》所記述的經商藝術,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書用最新的商業案例來解讀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和商業思想,希望讓讀者得到豐富的金錢知識,最後邁向致富的成功大道。



白鷺



  大學經濟系講師,對於中國古籍有深刻的研究,由於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對古典文學的愛好,讓作者對於現今的經濟活動,有其獨到的見解。作者希冀透過本書,讓讀者在徜徉於古籍的同時,也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與意義,成功邁向致富與經商之道!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