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明末清初劇作家之歷史關懷 : 以李玉、洪昇、洪尚任為主 /

  • 點閱:28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劇作家個人在創作時的意志,由於劇作家的意志加諸作品,使作品的內容對人生有所發掘與闡揚。而劇作家所挖掘出來的,不外乎人生中的種種面貌。劇作家生活在歷史之中,其思想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以其對社會、人生的觀察,通過其思想的貫串,表現其人生哲學。因此作者的研究旨趣,即擬由劇作家為出發點,探討劇作家對應於歷史變動劇烈時期,內心所感於時變而產生普遍關注歷史的情懷,如何表現在其創作思想與實踐之中。  作者鑑於中國古典戲曲領域具有豐富的文化資產,故將研究主題置於此領域之中,更對劇作家之創作意識甚有探究興趣,故又以劇作家為中心,選定明末清初歷史變動劇烈時期之李玉、洪昇、孔尚任三人為代表,對他們的歷史關懷做一番探討。此處所謂歷史關懷,是指他們於歷史反思中,對現實社會中人事活動的關注,由於正是鼎革之後,他們的生命存在感讓他們的關注較偏重於現實政治活動上面,試圖尋索治亂興衰的根源,尤其是人事傾軋對朝綱的影響,如忠奸勢力的消長等。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找出一長治久安之法,用以垂鑑後世。劇作家秉著對「史」的使命感,欲借創作來表達其寓褒貶、興教化的思想,就如姚一葦〈戲劇意志論〉所云,劇作家創作戲劇的目的,在於表現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對人生有所發掘,有所闡揚;有所褒、有所貶。此闡揚褒貶,即寓有劇作家個人的價值判斷思想在,他們透過場上人物對於人生的模擬,來表現他們的創作意識。    大凡歷史興替時期,政治上多動盪不安,社會上亦呈紛擾狀態,處在此種無奈的歷史情境中,知識份子多感的心靈,常藉文學以發出喟嘆。有明一代,政治上採絕對之君主專制,成祖首啟宧官弄政之端,閹禍遂與明祚相始終,最後因整個官僚體係出現嚴重弊病;又有東林黨與非東林黨的黨爭及遼北用兵、流寇侵擾等問題,終致三百年基業崩頹拱手讓於滿清異族。  作者將劇作家的時代斷限於明崇禎到清康熙之間,劇作家方面則以李玉、洪昇、孔尚任三人為主。  李玉、洪昇、孔尚任三人那些具有歷史反思之作,基本上也是對他們所處時代提出他們的看法。歷史是一個不斷演進的生命體,所有詮釋者對於歷史進行詮釋,都難免染上個人所處時代的色彩,每一個時代的詮釋者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因此詮釋本身亦有其持續不斷的歷史性,故永遠都只是暫時的和有限的,須待後人在其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它、深化它。就狄爾泰的解釋學原理而言,李玉、洪昇、孔尚任三人對於歷史的詮釋,亦是暫時性、有限性的,還有待後人加以豐富、深化,筆者即試圖以此為進路,在他們的作品中,再進行詮釋。  作者在前面揭示,李玉、洪昇、孔尚任以「尋求興衰治亂根源」為觀察點,由此將歷史上發生過的人事活動,透過其創作意識在劇中加以演伸、推進。作者即就其作品之呈現,提出劇作家「於教化觀中凸顯嚴辨忠奸」及「援史入劇,以劇為史」之創作意識。他們認為「朝綱不振」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此在劇中著力於忠奸兩股勢力抗衡的描述,一方面對顛覆朝綱的奸邪力量予以嚴厲批判,一方面對維繫綱常的正義力量予以頌揚。本論文的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首先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旨趣、範疇與研究方法、進路。第二節闡釋明中晚期,此類與歷史反思主題相關傳奇之蝟興背景。   第二章主要是對劇作家生平、著作等做一番論述,尤其著重於劇作家的存在感受。  第三章則由劇作家的歷史關懷抉發其創作意識,第一節探討劇作家如何於傳統教化觀中凸顯「嚴辨忠奸」的創作意識;第二節探討劇作家「援史入劇,以劇為史」的創作意識,闡發他們對史的自覺與使命感。  第四章、第五章則探討劇作家在作品中對其創作意識的實踐,第四章主要針對劇作家對製造動亂的歷史人物(即代表顛覆力量的一方)進行的批判,做一番評析;第五章則針對劇作家維護倫理綱常的歷史人物(即代表穩定力量的一方)進行的頌揚,做一番評析。  第六章探討劇作家處理正邪衝突或邦國興亡時,如何表現他們的救贖觀念。  最後為結論,檢討劇作家創作意識與其實踐之間的問題,及後續研究的展望。作者簡介康逸藍1959 出生於淡水小鎮1971 淡水國小畢業1974 淡水國中畢業1977 中山女高畢業1981 師大國文系畢業,任教於淡水國中1989 辭去教職,進入淡大中文研究所就讀1992 〈心情溫度計〉獲海峽兩岸童話優選獎1993 〈芒草林裡的家〉獲中華民國教材研學會徵文散文類優選1993 淡大中研所畢業,進入東華書局當編輯1994 轉任國語日報出版部任編輯,童話《閃電貓斑斑》出版1995 旅居南非,童話《長頸鹿整型記》、《一○五個王子》出版1996 旅居美國半年,任教於加州育良小學、培德中學1997 童話《99棵人樹》、笑話《古人陽春小笑話》、《古人秀逗小笑話》出版1998 旅居泰國,童話《豆豆的前世今生》、《行俠仗義小巫公》出版2000 任教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文系2001 返國定居2004 童詩《童詩小路》、論文《明末清初劇作家的歷史關懷》出版

作者簡介 康逸藍 1959 出生於淡水小鎮 1971 淡水國小畢業 1974 淡水國中畢業 1977 中山女高畢業 1981 師大國文系畢業,任教於淡水國中 1989 辭去教職,進入淡大中文研究所就讀 1992 〈心情溫度計〉獲海峽兩岸童話優選獎 1993 〈芒草林裡的家〉獲中華民國教材研學會徵文散文類優選 1993 淡大中研所畢業,進入東華書局當編輯 1994 轉任國語日報出版部任編輯,童話《閃電貓斑斑》出版 1995 旅居南非,童話《長頸鹿整型記》、《一○五個王子》出版 1996 旅居美國半年,任教於加州育良小學、培德中學 1997 童話《99棵人樹》、笑話《古人陽春小笑話》、《古人秀逗小笑話》出版 1998 旅居泰國,童話《豆豆的前世今生》、《行俠仗義小巫公》出版 2000 任教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文系 2001 返國定居 2004 童詩《童詩小路》、論文《明末清初劇作家的歷史關懷》出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