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向佛陀學管理 : 有效解決企業九大難題的佛門管理法則 /

  • 點閱:3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世上有千年的寺廟,卻少見百年的企業!

現代企業與管理的最佳範本──佛門管理法則



  追求永續經營是每個企業的目標,

  卻也是許多企業經理人參不透的大學問。

  你,是不是也為這九大難題而煩惱:

  為何常常留不住員工?

  如何建立團隊精神?

  如何作一個CEO?

  如何維護管理倫理?

  如何用人不疑?

  為何員工說:「沒問題」,一定出大問題?

  員工為何總是犯錯,卻很少認錯?

  如何制定行為規範與思維訓練?


  這些問題,都將在書中透過佛門的管理理念,來告訴你該怎麼做。



文明其行為,非常其思維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看的書。這裡所講的「所有人」,包括兩大範疇:一,指那些所有能夠主宰自己所在環境的人,包括企業、企業部門,乃至家庭中的CEO們;二,指那些所有能夠、正在準備能夠,或者希望能夠規範自我行為──管理自我並成就自我的人。


  佛教的教育是生動而活潑的,佛教也極注重人的個性,同時又強調行為的規範。這似乎是一對矛盾,然而這一對「矛盾」在佛教內部卻能有機地並存著:行為符合規範,是對社會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人的思維、觀念都被規範化了,人就沒有了創造力。而規範的管理及其創造力的保持,是佛教寺院乃至其他宗教教堂管理歷千年而不朽的實質所在。


  因此,對於佛教而言,由戒律和破除執著的經典所共同架構起來的佛學系統,就在時時告誡人們,要「文明其行為,非常其思維」,以確保自身的創造力。否則,就只能遭遇到當頭棒喝。這樣的理念在佛教寺院管理中通行至今。


  您在閱讀這本書時,一定會注意到「世界上有年逾千載的道場,卻少見千年的企業」這句話,那麼無論是會意還是不屑,都不妨有這樣一個觀念在思維的音弦上撥動一下:「是嗎?如果現象確然,那麼,又是為什麼?」企業管理與培訓也能夠像寺院管理一樣,「將納稅、福利員工、捐贈社會慈善作為事業,將建立有效管理作為家務,從而完成企業自身的神聖化」嗎?


  本書針對現代企業管理所面臨的文化問題進行討論,並按照佛教叢林建制和管理的思路,對其進行整體梳理,以期能有可資借鑑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



本書特色



  世界上常見千年的古剎,卻少有數百年的企業。「寺院管理」是一個很不錯的管理課題。


  此書內容是北京聯合智業企業發展研究院,於二○○五年委託慧曼法師針對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的企業負責人,所做的「佛教寺院管理」講座內容集結而成。涵括:〈管理,從「心」開始〉、〈方丈與僧團(寺院CEO與他的團隊)〉、〈寺院管理有效性的實現手段與途徑〉、〈寺院教育:目的、責任、內容與形式〉、〈佛教在向社會民眾銷售什麼〉等五次講座的錄音整理。



慧曼法師



  師諱普慧,字慧曼,號傳炬,安徽巢湖人。一九八二年五月依萬行和尚剃度於嵩山少林寺立雪亭。是年冬謹尊師命,前往開封古觀音寺,依淨嚴長老受沙彌戒;次年春更依淨嚴長老為得戒和尚、百馬寺海法法師為教授、鐵塔四瞻西法師為羯磨,心印、印信諸師為尊證,求受比丘戒,研習律儀及教理宗綱。此後,五下版納,九度入藏,求學大小諸乘;束裝負笈,獨步山川,飽讀四海人文。枯坐群冊,博覽諸史及內外典籍,親炙於觀空及東嘎.洛桑赤列仁波切座下,普被法乳之恩。



  研究領域:漢藏宗教比較、宗教心理學及西藏天葬學。



  現任:長安終南山佛教協會副會長、終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