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晚熟世代 : 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 A generation of postponed maturity /

  • 點閱:25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賴家王老五 這些跨國的普遍現象,喻示著 一個從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已然來臨! .台灣為何變成了世界上最不想生孩子的國家? .三十歲還不願獨立的資深年輕人,為何愈來愈多?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單身寄生族,為何缺乏希望和夢想? .在少子化的時代,為何虐兒致死的案件層出不窮? .年輕人嚮往的海外打工旅行,為何被大人吵成「台勞」風波? .在富裕年代長大的孩子,為何憂鬱症如此普遍? .太成功的父母,為何反而造成子女的挫折和陰影? 這些現象的背後,喻示著一個晚熟世代的來臨。 年輕人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要面對這個世界。而父母們又不夠成熟,不懂得放手。 不論父母或小孩,都被不確定的未來綁架了。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在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父母們。 晚熟時代何時才能結束?沒有人知道。至於晚熟世代的突圍之道,王醫師給年輕人和父母的處方箋是: 只要拿起槳開始划,不管朝向哪個方向,總會抵達新陸地! 父母若能像一座山般,從容安定地存在,就是療癒的開始。 這是一本 走「向」家庭,也走「進」家庭的書。十個面向,一個世代。我看到青春、中年、家庭的苦澀與甜美。苦雖苦,但讀完後,卻給我更多對生命的熱情。--王文華 在這本書中,浩威展現了一位成熟及優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的敏銳與智慧。--張學岺

作者介紹 王浩威 1960年生,南投竹山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大醫院、和信醫院及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島嶼邊緣》、《醫望》雜誌總編輯;目前為專任心理治療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作室負責人、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 王浩威熱愛精神醫療工作,也是全方位的作家。他的寫作結合了精神醫學的專業和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兼具知性與抒情,洋溢獨特個人風格。 著有詩集《獻給雨季的歌》;文化評論《一場論述的狂歡宴》、《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散文《在自戀和憂鬱間飛行》、《海岸浮現》、《與自己和好》、《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我的青春,施工中》、《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等書,並企劃主編許多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及心理衛生系列叢書。 作者相關著作:《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2》、《我的青春,施工中:王浩威醫師的青春門診》、《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王浩威醫師親子門診》、《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