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懸崖上的花園 : 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

  • 點閱:18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本研究討論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8月戰爭結束這段期間內的上海文學場域,通過文學統制狀態、文學期刊、作家作品之間所形成的網絡,考察此一特殊戰時時空下,文學場域的運行及其生態,解釋某些作家之所以在此一時空下大放異彩的原因,以及此一時期與戰後台灣文學發展上的關聯。在作家方面,尤其注意周作人帶來的影響,以及路易士、關露、蘇青、張愛玲,和若干菁英與通俗的文人群體。在文學期刊方面,則特別注意《文友》、《古今》、《詩領土》、《萬象》、《女聲》、《天地》,並旁及其他報刊與歷史資料。本研究將挪用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場域(cultural field)論述,著重關係性與反身性思考,將文壇視為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象徵資本等力量角逐交會的力線(lines of force)所構成的宇宙,這些力線意味著不同文學文化生產者採取的策略、結成的聯盟或流派,以及所護持的藝術原則。唯有重構這些關係和規律,深入探查期刊內容及作品,才能瞭解戰時上海文壇的運作情況。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