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彰化一九○六 : 一座城市被烙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 /

  • 點閱:17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彰化一九○六:一座城市被烙傷、截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 城市是活著的! 無關興盛和衰退, 就算受了傷、被破壞,城市也會慢慢痊癒, 彷彿活著的生物…… 彰化,臺灣最早的漢人移民聚落之一。華南風格的有機聚落,彎曲的道路沿水邊而行,有如一座迷宮般的有機城市。但一九○六年,一紙市區改正公告降臨該城!日本殖民的都市計畫強橫覆上這片豐饒土地,簡直就像把燒紅的網子烙在肉片上一樣,為城市深深刻下了明顯的雙重性,既有的巷弄、廟宇、屋舍被截斷,繁華大街成了小巷,嶄新的筆直道路氣燄高張。而彰化這座城市,在碎裂的血肉上繼續增生,似乎正進行著自我修復。 一九○六年的市區改正,啟動了這座城市荒謬又頑強的生存意志! 青井哲人是都市研究界的頭號聰明分析者,他踩著腳踏車四處探索,縱向橫向地將城市的諸面相描繪出來。──Acetate組織╱中谷礼仁 作者某次在彰化走動時,無意間看到「城市癒合的疤痕」──元清觀,突然直覺領悟到那是城市活著的證據!那標示著兩種城市形態的交界,也是遍布城市全體的雙重創傷。現在,就讓青井哲人帶領我們穿梭在彰化現存/倖存的巷弄與廟宇之中,觀察有趣、怪異、匪夷所思的街景,抽絲剝繭,一步一步,推敲出那個在百年前被湮沒的──已逝的未來。 《彰化一九○六》不是都市計畫史,也不是市民生活史。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城市本身,就是「彰化」自己。 城市是活著的!從以前到現在,從過去到未來。城市擁有宛如人的臉孔跟身體,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力驅使,城市往往都會在當下做出必要的改變,繼續存活下去。這些復原的「方法」跟「規則」是這塊土地的珍貴質素,是台灣本身的力量,而非殖民者強加灌輸所致。若能辨識這股力量,或許能解開這塊土地的歷史,一個關於傷害與重生的故事。 本書特色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雜誌》主編執筆,探究都市論本質的深入淺出之作。 ◎作者為了造訪未婚妻的娘家,來到彰化,自此開啟一段悠長美麗的臺日研究。

作者介紹 青井哲人 (AOI Akihito) 出生於日本愛知縣。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同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中途為了赴任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而退學,爾後轉任人間環境大學助教授(副教授),並在同大學任教期間取得京都大學博士(工學)學位。2008年轉任明治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准教授(副教授)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雜誌》主編(2012~13)。專長為建築史、都市史。著有《植民地神社?帝?日本》、《彰化一九?六年:市區改正啟動城市》(2006)等。 曾獲2002年日本建築學會獎勵賞、2008年住宅總和研究財團(日本)研究選獎。 譯者介紹 張亭菲 (CHANG Ting Fei) 出生於台灣台中市。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視覺情報設計學科畢業,同大學研究所藝術工學修士(碩士)。1996~2011年間任職於株式會社藤田建築設計事務所(日本)企劃部、設計部。現從事建築、都市、社會福利等專業的口譯、翻譯工作。除了參與日本多項科學研究費的研究案之外,並曾多次擔任台、日、中舉辦之國際研討會及專題演講的口譯工作。翻譯作品《造飛機的日子──台灣少年工回憶錄》(新竹市文化局)、《10 + 1》(INAX出版、LIXIL出版)雜誌等複數建築專業雜誌記事之中譯、日譯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