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六十石山上無風處聽風 /

  • 點閱:19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六十石山上無風處聽風》 亦耕先生筆耕一向有原則:其一,選擇無人耕耘之田而深耕;其二,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無人耕耘之田,意思是沒人這樣寫或者沒人寫這個。因此凡所筆耕皆能戛戛獨造,言人之所未言,發人之所未發。 又由於深耕,故筆鋒所及,每能穿透社會、文化、教育、政治乃至人倫親情的表相,直指人心,入情入理。 這樣的文章,只要是有心人,讀了沒有不共鳴的。筆耕而能引發讀者共鳴,便是作者「但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最大收穫了。 《六十石山上無風處聽風》輯錄的正是如此思想性藝術性兼具的文章。你可以好整以暇,拿它當文藝小品漫讀輕覽;也可以嚴陣以待,以多疑慎思的態度,與它正面碰撞,能撞出思想火花,便是讀者最大的收穫了。 總之,「開卷有益」此書足以當之。

作者介紹 亦耕 本名洪邦棣,桃園人,一九四九年生。少時即有志於教育工作與文字工作,以第一志願考入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就讀,畢業後先後執教於臺北市私立復興初中及市立建國高中。舌耕之餘兼事筆耕,因號「亦耕」。其中以任教復興時筆耕最力,收穫的量不多但質精,第一本散文集《尋夢與問津》即獲頒中山文藝獎(一九八四年)。在三民書局出版的著作,尚有論集《語文深淺談》。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