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日漸親近 : 心理治療師與作家的交換筆記 /

  • 點閱:36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自由時報週末選書、聯合報讀書人、博客來網路書店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個精采的組合,交織出一場有趣的實驗,一部心理治療的經典。當全球聞名的精神科醫師,遇見充滿才華的年輕作家病患,他們在私密的診療室裡,如何展開心靈探索的漫長旅程?


  故事開始於一通電話。多年前的某一天,亞隆醫師的電話響起,對方以微弱的聲音自我介紹。她名叫金妮,當時二十三歲,剛剛從紐約來到加州,被診斷為「精神分裂」或「邊緣性人格」,需要持續性的心理治療。亞隆醫師跟她會面,發現她的自我界限模糊、有被虐傾向,心中充滿自責,經常作惡夢,一輩子都否定自己的需求與快樂。她是個年輕的作家,卻看不見自己的才華,渴望穩定的愛情,卻無法與人親密交流。


  亞隆醫師被金妮莫名吸引,想要幫助她找回自我,金妮則像個孩子依戀父母一樣,以絕對的崇拜來依賴他。亞隆安排金妮參加團體治療,經過一年半卻進展有限。顯然金妮需要一對一的個別治療,但她沒有錢,也失去寫作的動力。亞隆對這個難纏的病患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提出一個充滿創意的建議:他要金妮在每週一次的會談後,寫下心得報告,作為診療費用。更有趣的是,亞隆的太太身為文學及歷史學教授,她對這個點子深感興趣,鼓勵亞隆也寫下自己的診療心得,以便跟金妮的報告作對照。這樣的書寫,是為了整理自己的感受和思緒,而不是寫作比賽,因此亞隆和金妮約定,雙方的報告都存在祕書那兒,半年後才可以互看。如此一來,雙方都可以自由書寫,完成了這份珍貴的心理治療全程記錄,仔細記載了治療師和年輕作家之間長達二十個月,共同探索心靈黑洞的真實足跡。


  本書內容順著日期排列,讀者可以看見金妮對自我的懷疑、對親密關係的迷惘、對治療的膠著,但也可以從字裡行間看見她的創作天分、可愛及善良。同時,我們更可以窺見精神科醫師的內心世界,他的思考、猶豫、自我剖析、英雄主義以及治療策略。隨著治療時間的進展,我們看到金妮逐漸有了改變,變得比較清晰穩定,更懂得珍惜和肯定自己,我們也隨之感到喜悅,忍不住為金妮和亞隆鼓掌喝采。本書是亞隆醫師最有名的經典作品之一,喜歡亞隆作品的讀者,以及對心理治療、心靈寫作感到好奇的人,千萬不可錯過。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如《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以及數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生命的禮物》等。亞隆的太太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也是知名作家,著有《乳房的歷史》,《太太的歷史》。兩人育有四名子女,五個孫子女,都住在加州。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