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人類學的視野 = Visions of anthropology /

  • 點閱:53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全球化的情境裡,各種我們習以為常的邊界,可能都在溶解、互滲、交融,隨處都可以聽到看到所謂的「跨界」、「越界」、「離散」、「放逐」等等表態用語。社會學家Z. Bauman甚至形容這個新世界是流動的。


  一個流動的世界,在後現代主義的解構下,又怎麼能積極而正面地凝視、怎麼觀看、怎麼理解?譬如當人類學原有的分析基本單位都在溶解,人類學怎麼自存?作者透過跨界與歷史學、區域研究等的對話,在本書中呈現他對於人類學前景的思考,人類學需要怎樣的視野?


  本書另一個沉思的對象是台灣;新世代文化創造力的社會根源,以及台灣史的「圖像」,藉之我們可以為各種分歧並列的文化景象「定位」。這種宏觀的視野及尖銳的提問,毋寧是當下台灣諸多人文社會科學最為迫切需要的一種前瞻性的自省。


  因為:你看得到,你就有可能做到。



  黃應貴

,1947年生。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所兼任教授。著有《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人類學的評論》、《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布農族》,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見證與詮釋》、《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