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150法則 : 從演化的角度解密人類的社會行為 /

  • 點閱:46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50法則:從演化角度解密人類的社會行為》 別被臉書上的朋友人數給騙了! 轟動歐美學界與產業界,重新界定人際交流和組織效率的神奇法則! 你知道你最多只能擁有150個朋友嗎?超過這個數目腦袋就會開始當機! 你知道企業最經濟的規模是150人嗎?超過這個數目就得進行組織管理與重整! 古今軍隊基本單位約150人、部落社會組群大小約150人、 MSN初始連絡名單上限是150人、部分手機SIM卡儲存號碼上限是150人…… 這一切現象背後就是150法則:在人類發展與社會活動之間,存在著一個最有效的人際組織規模。 這個神奇的數字「150」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可以追溯到千年前我們老祖宗的生活型態,以及人類腦袋瓜子的演化過程。如果你知道150個人是大腦的認知上限與記憶容量,下次當你看見別人臉書上朋友人數破千,根本不用嫉妒眼紅;作為公司管理階層,你將知道如何維持有效的組織效率,以及何時要進行制度重整;作為市場公關專家,你會懂得如何分析群眾效益,並且運用有效的傳播管道。 在這本創新的書中,鄧巴教授透過演化的各種角度,觀察並解釋了許多看來有趣實則深具意義的人類社會行為,以及這些行為作為我們生活與生存的目的。除了150法則,諸如一夫一妻其實跟我們大腦的精密度與大小有關;接吻和擁抱則是為了選擇免疫反應與我們互補的合適伴侶;甚至歐巴馬之所當選美國總統,不過是因為他的身高和臉部對稱在社會與基因演化中占盡優勢!

作者介紹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 英國牛津大學演化人類學系教授暨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院士,主要研究領域是關於人類社會性行為的演化。於一九九八年獲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著有《科學帶來的麻煩》(The Trouble With Science), 本書被英國太陽報讚譽為針對反科學主張的雄辯還擊。另著有《哈拉與抓虱》(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人類的故事》(The Human Story)。 譯者介紹 黃薇菁 輔仁大學生物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德遜分校動物學碩士。就讀研究所期間研究動物溝通行為。現為響片訓練推廣講師,興趣為動物行為、動物訓練及翻譯。譯有《青蛙大浩劫》、《別跟狗爭老大》、《別斃了那隻狗》、《動物密碼》、《動物是天才建築師》、《背著蝌蚪跳的青蛙》。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