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有子十五二十時 : 陪孩子度過青春期 /

  • 點閱:18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了解我們的孩子面對著日益昇高的青少年異常行為和犯罪比例,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就像俗世的彼得潘,無法再適應夢幻國度的生活一樣;父母也無法憶起自己當年青春期的作為,可能比現在家中那個被稱之為「怪物」的青少年,更加瘋狂十倍。就是這樣的疏忽與誤解,沒有成熟智慧、處世經驗的青少年,被迫獨自一人在沈重的生活壓力中掙扎,困惑、無助的他以為採取自毀手段,正是解脫痛苦的唯一途徑。 因此本書的第一篇提供了許多兒童發展理論,以幫助現代父母,了解孩子成長時會發生的自然現象,因而能搭起家庭中相互溝通的橋樑。 了解孩子,正是幫助他度過青春期的第一步。混亂的青春,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就宛如遭受過一場宇宙浩劫般,父母是行星而孩子是衛星的定律不再被遵循。這種分離個體化過程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往往又會與生理、社會相互影響,使青少年陷入了空前的混亂中。 此時如果沒有其他援手,他們注定要輸掉這場內心之戰,而毀掉一生。避免悲劇的發生需要預防與及早發現。作者在本篇中提出一些問題青少年的痛苦徵兆,並且探討問題的根源,使父母親能以諒解、支持,而非責備的態度來幫助孩子。混亂終有平息的時候,只是不要讓他們有難以癒合的傷痕。 伸出援手,青少年會採取自毀行為,其癥結往往在於父母親無法承認問題的存在。雖然青春期問題的根源,並非全來自父母,但在問題發生之後,使問題青少年遭受冷漠對待的罪魁禍首卻是父母親。這是因為他們無視於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而使孩子深陷痛苦深淵,無法自拔。 因此本篇的重心,是提供現代父母,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讓他們幫助青春期的孩子克服成長的痛苦,此外也讓他們一起明白治療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必要措施,以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惑,進而接納需要治療的事實。 父母與學校均有預防青少年「成長痛苦」的責任,因為唯有大人成熟的引導,懵懂的青少年才能安然度過青春期。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