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放學後才是關鍵! : 共學共遊,啟發孩子未來大能力! /

  • 點閱:62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共學共遊!好老師好學伴自己找!

父母、孩子都愛的課後教育新選擇!

體驗「長大前」的星光大道,讓孩子自然學會「未來大能力」!



  孩子放學了,有幾種選擇?

  不上安親班,還能怎麼辦?


  看著孩子坐在安親班教室裡,寫著永遠寫不完的作業、一張接著一張的評量,他的心裡是否在說:「我好累,我都沒有時間做我想做的事......」


  父母難為,想給孩子快樂童年,又怕他輸在起跑點,焦慮矛盾,卻不知如何是好。


  難道沒有其他選擇了嗎?


  作者黃能得,曾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卻為了女兒的教育而辭職。


  因為女兒上小學,找不到合適的安親班,於是創辦了一個「兒童學社」,親身帶領一群教師實踐多年來的教育理想。


  三年多來,這種「共學共遊」的課後學習模式,經過不斷改良,成為一種可複製、適合一般雙薪家庭的社團:雅德賽思兒童學社(雅德賽思取名自Art & Science音譯)。

 

  在這個社團裡,最讓人感動的事情,是你可以見到孩子們帶著一臉笑容,學會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透過每四個孩子共聘一位老師、學社共同培訓老師的做法,家長減輕了經濟壓力,孩子有了學伴,老師也能照顧到每個孩子;而學社的設立,更讓老師和老師、老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有了彼此交流成長的制度和管道。


  身為家長、又在媒體界閱歷豐富的黃能得,深深體會到學校不能為你做的事,就是「從生活教育中,找到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因此,學社跳脫了一般安親班的做法,決定讓生活就是教材、情境就是教室、遊戲也是學習,老師是一輩子的顧問,同學是一輩子的朋友。


  同時,透過生活技能的學習、未來職業的多元體驗,期待孩子成長到18歲時,能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因此學社藉由從生活技能學習進階到「未來職業實習」:創意市集擺攤、擔任小老師教學、辦雜誌社、開一日餐廳、到陽明山拍MV......每一次都是虛擬實境、真實演練,自然而然培養了健康體能、書寫、外語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品格、膽識勇氣、團隊合作、行銷企畫、多元才藝等能力......。


  見到孩子出色自信的表現與成長,不禁使人感到,與其說這是個有別於安親班的課後教育新希望,不如說它是個「打造快樂與成功人生的未來學社」!



本書特色



  1.10位名人提供童年經驗與前瞻性教養觀點:十位名人經驗談,家長老師教養觀念大升級。


  2.反芻人生,思考教育方向:作者從自己的人生與工作經歷,思索並運用到學社的教育目標。


  3.創意課程規劃與成果全紀錄:兒童、少年學社創意課程規劃分享。


  4.親師生三贏的教育模式:孩子學得快樂、老師教得開心、家長也放心。



黃能得



  雅德賽思兒童學社創辦人、商業周刊前副總編輯



  台大留美雙碩士,國小英語師資班、托兒所所長班結業,曾任:文化大學兼任講師、遠流出版公司企劃經理、波麗佳音唱片公司國外部經理、時報周刊企劃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聯合勸募公關委員;他還是行銷奇才,曾經在<遠見雜誌>、<時報周刊>、<商業周刊>,創下空前的行銷佳績。



  但他卻在當了爸爸、思考女兒的未來教育之後,在2000年辭掉令人稱羨的職位,轉換跑道,實現創辦一所理想學校的夢想。花了3年多籌備,在2003年設立「雅德賽思幼兒別墅」(2008年榮獲台北縣政府幼兒園評鑑「教保活動」優良獎)、2007年成立「兒童學社」。黃能得的想法與傳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剛好顛倒,而是「幼人幼以及吾之幼」,先把大家的孩子教好,自己的孩子身在其中就可以被教好。



  後來黃能得發現,不僅孩子需要同伴、家長和老師們也需要夥伴。只有一個老師而沒有夥伴,缺乏團隊的互動和支持,教育人才不會長久留下,如果想要吸引優秀老師,一定要有一個專業團隊才行,因此2009年籌組「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



  他的教育大夢正一步一步地在推行和實踐,而這一切的夢想,就是從十年前,在產房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開始的,十年了,他的教育夢想竟然愈做愈大,也愈做愈美了。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