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 點閱:20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故事開始的時間和地點,為1968年的捷克首都布拉格。主人翁是醫術精湛的外科醫師湯瑪斯。對「性」抱著解剖般的探索精神,不輕言允諾,凡事抱著遊戲人間的態度。畫家薩賓娜是最了解他的情婦,兩人對「性」有著同樣的態度。後來湯瑪斯出外看診時,碰到生命中唯一讓他下允諾的人:特麗莎。因此,他開始遊走於「愛情」與「性愛」之間。


  1968年對捷克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一年有一個反史達林(俄國極權主義的統治者,與德國的希特勒齊名)運動,稱為「布拉格之春」。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相關的討論,這裡我們概略地說,這項運動就是希望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能夠往更民主化的路上邁進,使捷克共黨能夠放棄史達林式的極權政體,朝向更具人性的社會主義民主化的國家(捷克的這段歷史,詳見附錄)。當然,蘇聯這老大哥是不願看到這種情形的,於是,可想而知,坦克戰車便開入布拉格開始鎮壓整肅。整個改革運動宣告失敗。


  面對這樣的時代變局,湯瑪斯和特麗莎逃離布拉格。但湯瑪斯的習性並未因此改變。特麗莎在忍無可忍之下,離開了湯瑪斯獨立重回布拉格。湯瑪斯惘然若失,後來也回去找她。但這一回去,他便受到整肅的命運(他曾發表過一篇批評當政者的文章),被下放去做清潔雜工。湯瑪斯儘管是作工人,在女人堆中仍然受歡迎,這一點最令特麗莎受不了。時局如此惡劣,生命如此沈重,以致於無法再承受任何再怎麼輕的重量,為什麼伊人可以如此不改常態?特麗莎決定自己也去找其他的男人。但試過之後,所留下的失落感,她再也無法承受,飛奔至橋邊望著霧中的天鵝,悠揚的鋼琴伴著小提琴聲,霧中的那端,湯瑪斯出現了


  後來兩人帶著心愛的狗隱居到鄉間農場,一切由炫爛歸於平淡,而湯瑪斯終於死心塌地和特麗莎相守。故事的結尾則是薩賓娜收到一封信,信裡寫著他們兩人意外車禍死亡。鏡頭一轉,採倒敘的方式,湯瑪斯和特麗莎在酒館中愉快地跳舞喝酒,在回程林蔭道路中,眼前的光愈來愈亮,亮到什麼都看不到。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