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少棒的基礎 : 從零開始的126個必備觀念+訓練方法 /

  • 點閱:15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比起眼前的勝利,應更注重選手的未來發展!
以培養優秀選手為目標的棒球指導者必備指南!

  棒球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運動,
  但同時必須具備許多相關的知識與技術。
  不斷地練習是成功必經之途,用對方法練習可得到更多收穫。

  少棒(U12)是奠定一切觀念基礎與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這個時期接觸棒球,並讓身體習慣打球、慢慢不再害怕球,
  並透過各種練習來自由運用身體是最重要的。
  這也是少棒球員指導者最主要的任務。

  本書收錄U12全日本代表隊總教練仁志敏久的訓練策略與哲學,
  用小孩子也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棒球相關的知識與技巧,
  並分為接球、傳球、打擊、投捕搭檔練習、野手的守備技巧、鍛鍊體能等章節,
  不須強迫選手學習艱難的技術、投出各種球路的變化球,
  而是以教練身分循序漸進地引導,在勝負之外,發掘小朋友們「進步的可能」。

  ◎仁志教練的基本原則
  1.找出選手無法進步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讓選手的技術有所提升。
  若沒有找出原因,只是每天重複地練習,選手還是無法進步的。

  2.太過明確的言語是很危險的。若直接說出「抬高手肘、注意手臂」等,
  選手會過度在意這些細節,反而導致動作無法連貫或太過緊繃造成運動傷害。

  3.選手失誤時,與其直接告訴他哪裡做錯,不如讓他自己說出原因。
  經常思考、願意溝通的選手,才有可能持續進步。

  ◎低年級選手打棒球的準備
  1.與其不斷練習棒球的技術,不如接觸其他更多樣的運動。
  透過不同運動(足球、籃球等)活絡不同地方的肌肉,可讓選手身體更加靈活。

  2.孩子們只要能理解基本的接球、傳球和打擊就夠了。訓練少棒選手時,
  不應著重於「當下」的發展,而是打下基礎、選擇適合的用具,為未來做準備。

  3.依照孩子的身體發育打造訓練方法。由於低年級時期身體的神經系統尚未發展完全,
  所以不應勉強做很難的動作,有了先前基礎,到發育的「黃金時期」自然能學會。

  4.以正確的姿勢打棒球是最重要的。身體的姿勢是一切技術的根本,
  抬頭挺胸、筆挺的站姿,對身體發展與練習棒球都會更有幫助。

  還有
  ★教練(指導者)必備思維
  ★引導選手思考並理解各個環節的重要性
  ★不同時機的打擊策略
  ★團體戰術的執行、守備陣形的變化
  ……完全收錄126個全方位的棒球基礎!

本書特色

  SAMURAI JAPAN(日本武士隊)12U全日本代表總教練
  仁志敏久的少棒選手訓練經驗全傳授!

  前兄弟象&義大犀牛隊守備教練、棒球運動推廣者
  馮勝賢教練專業審訂!

作者簡介

監修 仁志敏久(12U全日本代表隊 總教練)

  1971年生,茨城縣人。常總學院高等學校、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生命硬式棒球部,並於1996年加入讀賣巨人隊。學生和社會人時代主要擔任游擊手和三壘手。成為職業選後則以出色的二壘守備和內野強打者聞名。2007年移籍至橫濱海灣星隊,2010年轉戰美國職棒獨立聯盟,但不久後便因傷引退。日本職棒的生涯成績為1591支安打、打擊率0.268、全壘打154支。1996年新人王,共獲得四次日職年度金手套獎。2013年接任SAMURAI JAPAN(日本武士隊)教練,2014年接任SAMURAI JAPAN(日本武士隊) 12U總教練。監修、著作《仁志敏久の超守備論》(日本ベースボールマガジン社)、《知るだけで強くなる 野球守備フォーメーション入門》、《知るだけで強くなる 野球攻撃オペレーション入門》、《野球 新 セオリー‧戦術入門》(日本池田書店)等書。另設有專為少年和青少年舉辦的Nishi棒球講座。

審訂 馮勝賢(前兄弟象&義大犀牛守備教練)

  台灣知名棒球選手、教練、球評。1999年~2007年效力於兄弟象隊,
  曾獲新人王、完成生涯百盜,也獲得多次金手套獎的肯定。
  引退後曾任兄弟象隊守備教練、二軍總教練、義大犀牛隊代總教練及守備教練。
  2015年考取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競技教練組博士班,
  是首位以職棒教練身分考取博士班的職棒教練,堪為教練中的典範。
  現為體育署訪視委員、屏東縣棒球委員會副主委、屏東縣約聘僱專任教練委員、緯來體育台與CPBL TV球評,自2004年迄今致力於公益活動與棒球教育推廣。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